旺季壓力使全球航空貨運能力緊縮
已發佈: 星期四, 十一月 06, 2025 | 08:00 上午 CDT
Onthispage
亞洲
全球趨勢
亞洲航空貨運市場的旺季需求持續強勁,預計將持續至十二月,並延續至一月初。在 10 月的最後幾週,托運商在計劃於 11 月 10 日提高對中國貨物的對等關稅之前,將貨物提前運往美國。
雖然 11 月 1 日以書面形式宣佈的協議將 10% 的關稅維持了一年,但在 11 月中旬之前,前置關稅可能會略微減弱美國進口貨量。相比之下,歐洲及其他目的地的需求仍然強勁,未受關稅相關變動的影響。
主要貿易路線的運力限制正在收緊,延長了預訂週期,尤其是對時間敏感的貨物。 黃金週之後,由於航空公司繼續優先處理高價值和緊急貨物,包括電子產品和電子商務產品,因此運費保持堅挺。即將來臨的雙十一月份購物盛事,預計將帶動 11 月下半月的電子商務需求再度大幅上揚。
製藥、加密貨幣硬體及人工智慧設備等專門商品,持續主導美國航線的可用運力。航空公司正在策略性地調整運力和航班網絡,以把握旺季商機,同時在整個月內維持較高的費率水平。
由於今年農曆新年較晚,即 2026 年 2 月 17 日,傳統需求週期預計將比往常持續更長時間,使市場在第一季持續活躍,利率也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區域重點
亞洲至北美
預測:航空公司正在審慎管理運力和航班時間表,以在旺季維持高房價水準。與此同時,主要機場(特別是貨物處理區)的擁擠情況導致停機時間延長且可用性受限,因此托運人必須提前預先取得貨櫃空間。
市場動態:儘管 11 月的高峰較為平穩,但科技與製藥產業的結構性需求仍維持高載運率。與中國 11/11 購物節相關的電子商務將增加新一波的出貨量,使 11 月下旬的運力進一步緊縮。
與此同時,主要機場(尤其是貨物處理區)的擁擠情況導致停機時間延長,因此托運人必須提早取得貨櫃空間。
亞洲至歐洲
預測:預計十二月至一月初的需求將保持強勁,使亞歐主要航線的運費保持堅挺。運力仍然非常緊張,主要出發地的首站貨櫃空間已提前數天被預訂。 托運人應至少提前四至五天進行規劃,尤其是大型貨物,因為鑒於目前的市場環境,運費水平保持穩定。
市場動態:黃金週之後,由於產能緊縮、費率攀升,市場大幅反彈。在購物節和年底零售業推廣的推動下,電子商務仍然是需求的主要動力。時尚和高科技產品 - 通常是較小、高頻率、時間敏感的貨件 - 是可用貨物提升的主要來源。
由於亞洲始發的首站貨櫃空間有限,加上客運航班的腹艙容量減少,令競爭加劇。 航空公司優先處理價值較高、時間緊迫的貨物,以盡量提高產量,使得一般貨物付貨人的選擇較少,交貨期較長。
近期中美關稅緊張局勢加劇,導致一些緊急的美國貨物轉道歐洲,進一步造成可用運力緊張。現在預測 11 月 1 日以書面形式宣佈的臨時中國貿易協議可能會如何影響這一趨勢還為時過早。新建和擴建的貿易路線,尤其是前往北歐的路線,也持續面臨壓力。
由於中國農曆新年要到 2026 年 2 月 17 日才結束,預期強勁的季節性需求將比近年持續更長時間,使市場在第一季持續緊張。
重點
將貨物從亞洲運往北美的付貨人,應及早規劃運力需求,以避免在機場擁擠及價格堅挺的情況下,造成成本高昂的延誤。航空公司嚴格控制網路,並優先處理高收益的貨物,因此預先訂位變得非常重要。在 11/11 電子商務激增之後,預期 11 月下半月可能出現貨櫃空間限制。
製藥業付貨人現在應考慮保護貨櫃空間,以降低貿易及關稅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而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設備將繼續主導美國航道的運力。 雖然一些傳統旺季的貨量在十月底被前置,但專門貨物的需求仍然強勁。
將貨物從亞洲運往歐洲的付運人應至少提前四至五天預訂,大型貨物更應提前更長時間預訂,因為主要亞洲出發地的貨櫃空間已十分緊張。 由電子商務驅動的時尚與科技商品需求,持續使利率保持堅挺,且貨櫃空間有限。 由於中國農曆新年在 2026 年 2 月 17 日,旺季情況預計會延續至 2026 年第一季初,因此提早規劃至一月份對於進度可靠性及成本控制而言至關重要。
北美洲
全球趨勢
隨著十一月的來臨,美國航空出口市場仍然保持穩定和良好的平衡。儘管整體情況穩定,但隨著十一月底及十二月初的季節性需求增加,部分航線的運力可能會收緊,尤其是前往澳洲、新加坡及南美洲的航線。
與其他地區相比,市場持續顯示出最小的利率波動性和充足的貨櫃空間可用性。 然而,托運人應監控主要通道,以防可能出現的收緊、貨運公司網路調整或營運中斷。
區域重點
北美至歐洲
預測:跨大西洋東行線 (TAEB) 市場在本季餘下時間內,在擴大的載客量及穩定需求的支持下,預計將保持平衡。運費可能會維持堅挺,任何上漲壓力僅限於緊急或特大貨運。整體而言,美歐航道的市場競爭力依然激烈。
市場動態:穩定的工業零組件、藥品及零售補貨流量,加上汽車及電子業的強勁升勢,維持了持續的東行貨量。乘客班次的增加改善了貨櫃空間的可用性,而均衡的雙向貿易則提高了網路利用率和營運效率。
潛在的不利因素包括客運航空公司為優化收益率而調整班期,這可能會暫時減少特定航線的貨運量。此外,美國出口需求疲弱、歐洲消費者信心減弱,或燃料及維修成本上漲,都可能在第一季造成溫和的波動。
重點
美國付貨人應在本季餘下時間繼續積極規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運送時間延長或運費上漲壓力。對於預期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前往澳洲、新加坡和南美洲的航線,請及早協調預訂,以便在出現緊縮之前確保運力。
對於東行航線,請確認經常性貨運的貨櫃空間承諾,以維持班期的穩定性和費率的一致性。 如需專用或超大貨物,請提早預訂;如時間緊迫,請考慮加價或加急服務。
整體市場的穩定性為前瞻性規劃和成本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歐洲
全球趨勢
跨大西洋航空貨運市場在夏季強於預期之後,繼續保持穩定,其中有幾項因素塑造了短期的狀況。雖然需求略低於年初,但仍維持穩定,預計在旺季餘下時間仍會保持堅挺。
運力仍不均衡:客運航班的艙底運力持續恢復,而貨運航班的可用性則受到飛機退役及新專用貨機延遲交付的限制。由於貨運公司在不確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中遨遊,因此利率仍維持在高位,間歇性波動,導致東行和西行航線的前景謹慎但大致穩定。
受主要購物節和年末假期前電子商務補貨影響,黃金週之後亞洲的進口航空貨運量有所增長。這種反彈正在收緊歐洲主要門戶的運力,特別是在主要樞紐,包裹和快遞貨量正在與普通貨物競爭貨櫃空間。
區域重點
歐洲至北美
預測:跨大西洋西向航線 (Trans-Atlantic westbound) 的需求預計在餘下的旺季保持平穩,週間會有輕微波動。 現貨匯率可能會從夏季的高點略微回落,但很可能會維持在歷史平均水平之上。從中期來看,額外的客運能力可能會為費率帶來溫和的下調壓力。
市場動態:節假日前的季節性零售及電子商務補貨,以及藥品、時裝及電子產品等高價值、時效性貨物的持續運輸,均支持穩定的西行需求。由於托運人在排程中斷時會優先考量可靠性,因此某些運輸模式持續從海運轉為空運。
貨機供應仍然緊張,限制了運力,並維持運費壓力。新飛機交付的延遲和提早退役可能會在短期內加劇限制。與此同時,歐洲或美國不斷演變的貿易政策、地緣政治發展,以及潛在的經濟放緩,仍是值得觀察的關鍵因素,因為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需求模式及整體利率的穩定性。
重點
橫跨大西洋的航運公司應專注於積極的產能管理和成本控制。儘管需求仍呈季節性強勁,但潛在的產能限制仍限制了彈性。
對於西行航線,應及早確保貨櫃空間,以運送時間敏感的貨物,並在運力緊縮時,提供多樣化的航線選擇或貨運公司,以維持彈性。 密切監控費率趨勢,並考慮在年底前提前購買主要通道,以降低成本風險。
至於來自亞洲的入境客流,由於電子商務對時尚和高科技產品的需求,預計 12 月和 1 月初歐洲閘口的運力壓力將會持續。
在所有方向上,利用靈活的多式聯運或延遲選項來平衡非緊急貨物的成本與運輸時間。繼續監控可能引發短期波動或改變既有貿易流量的地緣政治及經濟發展。
南亞、中東、非洲 (SAMA)
全球趨勢
這裡的航空貨運市場表現好壞參半。印度-美國走廊受到近期關稅措施的顯著影響。在八月底對大部分印度商品徵收 50% 的關稅後,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大幅下滑。2025 年 9 月的出貨總額僅為 55 億美元,較 8 月減少 20.3% ,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關稅對紡織品、寶石和珠寶等主要出口行業的影響最大。自 10 月 1 日起,美國也對品牌和專利藥品徵收 100% 關稅。然而,印度大量的非專利藥品出口仍然免稅,並繼續在正常的貿易條件下移動。
相比之下,印度-歐洲貿易路線繼續表現強勁。 10 月中旬,印度至歐洲的航空貨運量較上一周增加 9% ,總噸位較去年同期增加 11% 。
印度政府正在爭取與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並鼓勵出口商多元化發展新市場,以緩和持續的貿易中斷。
區域重點
SAMA 至北美
預測:由於美國對大部分印度貨品徵收 50% 關稅,持續壓抑貿易流量,預期本季餘下時間需求仍將受到顯著限制。如果雙邊貿易談判能為關鍵部門帶來部分關稅寬減或豁免,則市場情況可能會改善。
市場動態: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已連續 4 個月下滑,5 月至 9 月間下滑了 37.5% - 相當於每月超過 33 億美元的貿易值。該關稅包括與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相關的 25% 部分,加重了幾個核心出口部門的壓力。紡織品、寶石和珠寶受影響最為嚴重,而電子和工程產品則表現出相對的韌性。
印度政府繼續與美國政府進行貿易談判,但表示不會急於敲定協議。與此同時,出口商正加速分散至其他市場,以抵銷損失。
SAMA 至歐洲
預測:印度至歐洲航線的需求預計到年底仍將保持強勁,貨運量將繼續超過去年水平。貨運公司正在調整產能,以維持費率穩定,而隨著出口商將貨物運送至美國以外的地區,其增長可能會持續。
市場動態:印度至歐洲的貿易路線顯示出強勁的勢頭,10 月中旬的噸位每週比去年同期增加 9% ,總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 11% 。 印度出口商將貨物從受限制的美國市場轉向歐洲,是導致貨運量激增的原因。貨運公司正在策略性地管理產能,以滿足高漲的需求,同時維持穩定的價格。
重點
對於運往歐洲的貨物,請提早預訂運力,以確保貨櫃空間能配合貨運公司因美國市場轉向而增加的貨量。 托運商應密切注意美國與印度的貿易談判,因為任何關稅減免的進展都可能迅速改變需求模式,並恢復美國出境貨物的競爭力。
南美洲
全球趨勢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航空貨運市場正進入典型的第四季季節性高峰期。在北美和歐洲進口商的帶動下,第三季整體需求較去年同期增加約 3% 。
由於電子商務需求強勁,尤其是運往哥倫比亞和巴西的貨物在假期來臨前更接近終端市場,因此南向出貨量大增。隨著 12 月初智利漿果季節的來臨,以及其他易腐食品,如來自秘魯的蘆筍、來自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感恩節和聖誕節鮮花等,北向出口正在增加。
訂位時間窗縮短,大多數航道的平均訂位時間為五至八天,對於時間敏感或高科技的貨物,訂位時間窗則超過兩週。由於產能在季節性激增期間變得緊張,即期匯率正在上升。
全球供應鏈中斷,包括紅海航運的挑戰,將部分貨物推向空運,進一步緊縮運力。此外,美國對巴西貨品徵收關稅造成短期不確定性,潛在的談判可能影響貿易流量。聖保羅瓜路荷斯機場 (GRU) 的壅塞情況,促使貨物轉往維拉科波斯 (VCP) 和累西腓 (REC) 等替代關口。
區域重點
南美洲至亞洲
預測:旺季需求預計將持續高漲至 12 月,對於具時間敏感性的高科技貨物,預訂週期將超過兩週。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內,利率可能會維持在高位。馬德里 (MAD)、法蘭克福 (FRA) 和盧森堡 (LUX) 等歐洲樞紐的轉機延誤情況預計會持續。
市場動態:本月稍後的黑色星期五及十二月的聖誕節所帶動的持續旺季需求,對亞洲航線造成壓力。由於貨運公司會優先處理時間敏感型和高科技貨物,因此這些貨物的運力尤其緊張。 巴西的水果出口旺季進一步加劇了定價壓力,這已促使貨運公司提高費率。
許多巴西至亞洲的貨運經由歐洲樞紐轉運,目前在 MAD、FRA 和 LUX 都有運作延誤的報告。在這些情況下,托運人可能會發現固定費率方案比現貨市場預訂更容易預測,有助於更有效地管理時間和成本。
南美洲至北美洲
預測:前往美國和墨西哥的需求預計將在年底前保持強勁,預訂窗口平均為五至八天。由於智利的漿果季節將於十二月初開始,加上來自秘魯的蘆筍,以及來自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感恩節和聖誕節鮮花,北行的易腐爛貨量將大幅增加。
在旺季期間,現貨價格可能會持續上漲。較小的貨量(500 公斤以下)仍相對較容易安排。如果美國和巴西完成關稅談判,市場情況可能會改善。
市場動態:旺季的零售補貨促使北行貨運量上升,易腐貨物對溫控運力的需求尤其殷切。智利的漿果、秘魯的蘆筍,以及來自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鮮花,都在競爭有限的冷鏈貨櫃空間,使得產能限制更加嚴重。
最近美國對巴西貨物徵收關稅,打亂了貨運規劃,促使時間表調整,突顯了靈活供應鏈的重要性。由於貨運量大、處理能力有限,導致 GRU 持續擠塞,導致貨運公司將貨物轉運至其他樞紐,如 VCP 和 REC。
在此情況下,固定價格合約可提供比現貨市場預訂更高的可預測性與穩定性,協助付貨人管理成本,並確保即使面臨營運挑戰,仍能及時交貨。
南美洲至歐洲
預測:本季一般貨運量預計將穩定成長,支持主要航線運費溫和上漲。貨運公司將增加額外航班及運力,以維持服務的可靠性。
市場動態:擴展的貨運公司服務支持成長,漢莎航空在里約熱內盧 (GIG) 至慕尼黑 (MUC) 的航線上增加中型飛機,增加歐洲航線的運力。
芒果、葡萄和其他水果的易腐季節造成航班時段的高度競爭,需要仔細規劃和專門的溫控處理。美國對巴西商品加徵關稅,使得通常出口至北美的水果轉向歐洲市場,進一步擴大需求。
新的路線選擇,如 Azul 的 REC 至 Porto (OPO) 服務,為巴西東北部的出口商提供了其他選擇,同時緩解了 GRU 的擁擠情況。VCP 仍是巴西中部的主要門戶,維持強勁的營運表現,並協助維持整體吞吐量。
南美洲至南亞、中東、非洲
預測:由於紅海航線持續中斷,中東目的地的運力在本季仍將緊張。機位供應量有限,預估費率在年底前都會維持在較高的水準。
市場動態:紅海的干擾迫使部分貨物從海運轉為空運,增加了已在處理旺季貨運量的中東貨運公司的壓力。 由於分流的海運貨物與傳統空運貨物競爭,可用的航班時段稀少,導致價格波動,並加強了運力限制。預計只要紅海干擾持續,這些狀況就會持續,因此需要仔細規劃貨櫃空間和排程。
重點
付運人應計劃第四季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持續活動。哥倫比亞和巴西的電子商務所帶動的南向進口,在傳統出口高峰的同時也增加了壓力。考慮現在就預訂貨位,尤其是以固定費率條款預訂重要貨物,以控制運力限制及年底前可能出現的費率波動。
對於北行的易腐出口貨物,包括智利漿果(12 月初開始)、秘魯蘆筍,以及來自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鮮花,請立即向提供溫控運力的貨運公司預訂,以避免假日期間的延誤。 運往美國和墨西哥的 500 公斤以下的小型貨物仍然非常適合在現貨市場預訂,可提供靈活性和具競爭力的價格。
考慮其他樞紐,如 VCP 和 REC,以繞過 GRU 的擁擠情況。建立次要路由計劃,並在安排通過 GRU 的貨運時將潛在的延遲因素考慮在內,以確保及時交貨。
建議提前向南美和歐洲貨運公司預訂易腐爛物品和藥品。 雖然 Azul 和 Gol 繼續擴展區域連線,但近期的容量改善有限。
大洋洲
全球趨勢
第四季的空運活動普遍低迷,進口航線僅顯示出溫和的旺季需求。隨著北半球(包括北美、歐洲和亞洲)冬季的來臨,航空公司增加了客運航班,以滿足南半球的夏季旅遊需求,尤其是前往澳洲的旅客。這次季節性的班期增加,提升了從美國西岸 (USWC) 和亞洲等主要始發地到澳洲東部沿海地區的主要航線的腹貨運力。
擴大的運力也有助於容納轉換貨物 - 由於緊急、延誤或海運服務中斷而從海運轉為空運的貨物。主要市場的運費和服務維持穩定,而隨著西南太平洋核果開始收成,出口活動呈現季節性強勁,帶動對亞洲和區域目的地的需求增加。儘管流動性增加,每年這個時候的費率仍保持穩定。
專用貨機運力仍然有限。雖然額外的腹貨櫃空間有助於維持穩定的運費,但需要貨運服務的貨物仍然面臨供應緊張和成本上漲的問題。
重點
大洋洲進口商可以利用主要始發地(包括美國西部通道和亞洲)充裕的腹艙客運運力,提供穩定的運費,並有機會運送原本可能需要海運的貨物。需要專用貨機服務的貨物應及早預訂,因為貨櫃空間有限,且費率仍高於腹艙貨物。
西南太平洋核果出口商應在季節性收成期間及早確保運力,尤其是易腐爛或其他敏感貨物的貨運。
總體而言,這個時期的費率是穩定的。疲軟的市場狀況與擴大的客運運力為進口商創造了有利的環境,而出口商則可受惠於可預測的費率,但必須提前規劃,以因應有限的貨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