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數據中心在能源緊張的情況下發力
已發佈: 星期四, 十一月 06, 2025 | 08:00 上午 CDT
AI 資料中心轉向現場發電
在擴大人工智慧運算能力的競賽中,資料中心公司越來越多地建立自己的現場發電,而不是等待電網趕上。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能源市場管制解除的州,例如德州和俄克拉何馬州,在這些州,資料中心業者增加「表後」容量的能力幾乎不會受到限制。
面對工業級燃氣渦輪機的長交貨期,這些公司正在利用他們能找到的任何設備拼湊解決方案。這可能包括通常用於緊急或後備電力的小型瓦斯渦輪機,以及用於儲存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
儘管太陽能因美國關稅和聯邦補助下降而變得更加昂貴,但它仍被視為一種快速、可靠的方式來啟動和運行新的資料中心。如果能讓他們快速增加運算能力,人工智慧公司也願意負擔額外的成本。
建立一個大型的資料中心,並在現場發電和儲存能源,每天可能需要運送數百件貨物。C.H. Robinson 可以 為 這些專案 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包括物流規劃和即時可見性。
資料中心成長驅使核能再受關注
核能越來越被視為滿足 AI 部門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的另一種可行方式。它穩定、可預測,並能在 90% 以上的時間發電。核能也幾乎是無碳的,因此非常符合企業的永續發展目標。
核能佔美國發電量近 20% 。自今年 5 月起,美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以重振美國的核能產業,目標是在 2050 年前將產能提高四倍。
為了縮短興建新反應堆所需的十年時間,Google 和 Meta 等科技公司都有志於重新啟動已退役的核電廠。擴大核能規模的另一個潛在途徑是小型模組反應堆,其建造速度較快。不過,目前還沒有商業版本可以運作。
如果科技公司成功重啟退役電廠或部署小型模組反應堆,可能會帶來大型基礎建設專案,增加重型設備、反應堆元件及建築材料的運輸需求。
俄羅斯石油制裁
俄羅斯兩家最大的石油公司 Rosneft 與 Lukoil 遭受美國制裁,意圖結束烏克蘭戰爭。這兩家公司的石油產量合計佔全球石油產量的 5% 。中國國營石油巨頭已暫停採購俄羅斯石油,而俄羅斯海運石油的最大採購國印度的煉油商則大幅減少從俄羅斯的進口。
隨著 OPEC 於 11 月 2 日決定不增加產量,制裁正收緊全球石油供應、推高燃料成本,並造成能源市場的波動。自公佈以來,美國柴油價格上漲,貨運公司的營運成本增加,對貨運業造成影響。 這可能導致運費上漲、利潤收窄及運力減少,尤其是長途及國際航線。
關稅更新
- 互惠關稅:11 月 5 日,美國最高法院聽取了此案的口頭辯論,此案將決定總統是否有權透過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來徵收關稅。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簡稱 IEEPA),對來自大多數國家的進口品徵收互惠關稅,對來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也徵收關稅,目的是減少芬太尼的流動。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總統無此權力,則不確定是否會隨之退款。預計將於 12 月初至 12 月中作出裁決。
- 中國:11 月 1 日美國與中國以書面形式宣佈的臨時協議為進口商提供了一些寬免。其中包括將與藥物相關的關稅從 20% 降至 10% ,並將互惠關稅設定為 10% ,為期一整年,而非 11 月 10 日的 34% ,並避免了額外 100% 關稅的威脅。這些措施預定於 11 月 10 日生效。詳情請參閱白宮資料說明書。
- 加拿大:10 月 25 日,美國政府表示將對來自加拿大的商品加徵 10% 的關稅。目前還不清楚這項措施何時生效,以及哪些商品會受到影響。根據《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加拿大對美國的大部分出口產品都免徵關稅。自 2025 年 8 月起,USMCA 未涵蓋的貨品須繳納 35% 的關稅。
- 南韓:作為 10 月 29 日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一部分,韓國承諾對美國經濟投資 3,500 億美元。目標行業包括液化天然氣和電網基礎設施。
- 新的亞洲交易:美國與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達成關稅協議。每個國家都同意取消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但有一些例外。從馬來西亞和泰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 19% 的關稅,而從越南進口的商品將面臨 20% 的關稅。每種情況都有例外。